有位来自北美的教师给一群东南亚学生上课时,他自己反而学了一课。
他在给学生进行了首次的选择题测验后,赫然发现很多题目学生们都没有作答。因此在发还批改过的试卷时,他告诉学生下次不要留下空格,而要猜个答案。
但没想到有一名学生却举手问道:“老师,如果我刚好猜对了怎么办?那不是会让人以为我知道答案,可是我其实并不知道啊!”
这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观点及做法,可说是南辕北辙在新约时代,犹太人与回转的外邦人同样相信基督,但他们的观点却南辕北辙。没多久,他们就起了争论,从该在什么日子做礼拜,到基督徒能吃什么、喝什么,各有不同意见。
这时,使徒保罗要他们牢记一个重要的事实: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了解他人的内心,或批判别人的动机。
主为了让我们这些信徒们能和睦相处,祂要我们记得,我们都要向祂交账,所以凡事都当依循祂的话语和自己的良知而行,但要记得,只有祂才有权柄判断你我的内心(罗马书14章4-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