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葡萄牙因受污染水源以及缺乏卫生和清洁设施而导致的死亡人数飙升至518人,创下新高。这一数据不仅比2022年增加了近10%,也是自2010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当年的死亡人数对应的死亡率仅为每10万人1.1人,而如今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4.9人。
据葡萄牙国家统计局(INE)向《新闻日报》(JN)提供的数据,这类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其中57%的死亡者为85岁以上老人,75至84岁之间的老年人则占28%。从性别来看,女性占比更高,约六成死者为女性。
这类死亡多归因于由水质污染或卫生条件恶劣引起的疾病,包括霍乱、伤寒、志贺氏菌感染(引发痢疾)及其他肠道细菌感染。此外,还有部分因寄生虫病(如钩虫病、蛔虫病或鞭虫病)而死亡的案例也被归入这一分类。统计方式改进与非公共水源问题是部分原因尽管这些数据令人震惊,专家们指出,部分增长可能与死因检测和分类系统的改进有关。国家公共卫生医生协会主席贝尔纳多·戈麦斯(Bernardo Gomes)强调,葡萄牙的公共供水系统质量良好,其饮用水“是安全的”。
据2023年监管机构的统计,葡萄牙大陆地区自来水的安全率达到98.77%。但他也指出,若数据增长反映了真实现象,便需要对其地理与文化背景展开调查,明确是否存在对不安全水源的传统依赖。这样的研究将有助于卫生部门制定具体干预措施。与此同时,水生生物学家阿德里亚诺·博尔达洛·萨(Adriano Bordalo e Sá)则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更加严重,医院往往难以进行完整的病原体检测,因此存在大量“隐性病例”。他特别提及井水作为一项风险源,指出其有时可能被污染,尤其是在非城市区域或自主取水的家庭中。
感染源不止饮水:接触与卫生习惯也为关键因素尽管“水污染”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并非所有疾病都是因饮用受污染水引起。比如,伤寒并非通过饮水传播,而是由由虱子或螨虫传播的立克次体引起的,当个人卫生状况不佳时,更容易受到感染。而志贺氏菌可通过污染水体或公共设施表面(如扶手、楼梯)传播,老年人因免疫力低更易感染。这些因素反映出公共卫生防控在环境与人群交汇处的复杂性。INE的数据也显示,除了高龄群体,婴儿(尤其是1岁以下)同样面临不小的风险,2023年该年龄段的死亡率也达到了每10万人4.9人。监测系统与抗生素危机并存博尔达洛·萨还批评了当前用于监测内陆和海岸水质的标准,认为现有指标不足以全面评估水体是否适宜接触或游泳。
例如,在葡萄牙北部海岸线(从阿威罗到维亚纳堡)进行的研究发现,当地海滩在官方认证“适宜游泳”期间,仍检测出高浓度的弧菌(一类可能致病的细菌)。他呼吁将弧菌列入水质检测指标,并建议采取“环境与人类一体化”的健康监测方式。否则,仅凭现有标准无法预防潜在健康威胁。
此外,他警告称,目前许多细菌已具备“多重抗药性”,现有抗生素对其治疗效果甚微,这意味着一旦感染,病情可能更难控制甚至致命。卫生与环保需协调:多部门合作成关键面对逐年增加的死亡数据,专家一致呼吁,公共卫生与环境治理部门应协作介入,建立更广泛、更科学的监测与干预机制,尤其是在识别高风险区域、水源、以及弱势群体使用非公共水源的行为方面。若不能从源头改善卫生和供水状况,未来葡萄牙可能面临更严峻的公共健康挑战。
资料来源: